春节本该是走亲访友、推杯换盏、张灯结彩的时候,今年因为“瘟神”降临,大街上显得格外清静,各大商铺关门大吉,门可罗雀。人们足不出户,想见的人不敢见,怕自讨没趣,惹人生厌。
打开电视机,除了春晚的小品,就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新闻话题最多。不知道大家现在听见这样的新闻是何心情?
继上期小课堂,今天我们聊聊应激与情绪的调节。
面对气势汹汹的新型病毒这一应激源,人们多多少少都产生了一定的应激反应。事件传播得越多,人们看得越多,大家感受到的压力就更大。
早期猿人为了生存,设置专门放哨的岗位,一旦发现危险就会释放恐怖信号,使其他猿人产生巨大的焦虑和恐惧情绪,短时间内有利于逃生。
然而,长期、频繁受到情绪应激困扰,则可能造成实际的破坏性后果。研究表明,短期和长期压力会对心血管系统与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学会排解压力,有助于身心健康。
当然,消除应激源,对于最大限度减小应激对机体的影响,是一种最直截了当的方式,也是目前身在前线的白衣天使们正在做的事。
而我们普通大众能做的,则是回避应激源和应对应激。应对压力最快捷有效的方式便是情绪调节。
01 放松
呼吸调节:这一种方法的使用诀窍在于通过呼吸的方法逐渐放松大脑和调和心脏。把头向前和向后最大限度地低和扬,扬的过程中进行腹式吸气,低的过程中进行腹式呼气,轻轻慢慢地重复五次。每天尽可能多做几次。放松调节也可以围绕腰部、四肢等展开以获得更好的调节效果。
音乐调节: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可以解除肌肉紧张,消除疲劳,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消除抑郁、焦虑、紧张。如果经常焦虑紧张不妨选一些慢音乐帮助自己舒缓情绪。
睡眠:既然哪儿也去不了,就在家好好补补觉吧。休息是最好的“降压药”。
02 转移注意力
放下手机,活在当下。找平日里会让自己愉快起来的事情做,适当转移对疫情信息消极的注意力,比如,看书,看电视剧,玩一些不烧脑的小游戏,做做家务,装饰房间,练练瑜伽,抱抱可以慰藉自己的物体,泡热水澡或冲澡,等等。
03 积极暗示
利用语言或事物对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称为“暗示”。给自己一些暗示的词语或句子,如“我相信我一定会平安的”“加油”,用肯定的暗示“我很放松”代替否定的暗示“我不害怕”。可以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大声说出来,也可以使用内部言语。包括宗教习俗里的做祷告等。
积极的暗示能增强信心。每每对生活失去希望,只要忆起普希金的那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会看见明媚的阳光洒满窗台。
04 学会求助
非常 时期 2020 非常时期,千万不可忽视了情绪压力,应与对待躯体疾病一样,对情绪问题也应防范于未然,提高自我觉察的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每个人喜欢使用的情绪调节方法是不同的,选择自身满意的、适合的方法,相较于其他调节方法而言,效果会更好。
在此,对面对此次疫情的勇士们献上最诚挚的问候
致敬在最前线奋战无休的医护人员——
请你们对自己说:“我很优秀!”请你们肯定自己的每一次付出,它们都是有价值的,疫情的蔓延、患者的增多不是你们的错!
慰问守在患者身边的家属们——
作为亲人的精神依靠,你们奋不顾身游走在危险的边缘,这就是爱吧。别累着了,照顾亲人的同时,别忘了照顾自己。
为正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同胞们加油打气——
别失去信心,不放弃自己,今年漫山遍野的鲜花,都和春天一起等你回来。
亦为我们自己——